1992年,苏联刚垮台没多久,叶利钦在一次聊天时透露了朝鲜战争时期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这个机密涉及中苏朝美四方,展现了四国在暗地里错综复杂的权力较量与暗中角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外,还有一个国家派出了大量军队支援朝鲜,他们投入了七万多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参与战斗。
这个神秘国家究竟是谁?它暗中派兵支援朝鲜的事情被隐瞒了长达40多年,为什么最后却被叶利钦揭开了真相?
出兵还是保留实力?
1950年5月,在决定派兵进入韩国、推动朝鲜半岛统一之前,当时的朝鲜领导人专程前往中国,征求毛主席的看法。
听完后,毛主席含蓄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担心对方不理解,还在那年政协会议结束时专门强调:“战事这一关,基本上已经过了。”
毛主席明确表示,当前并非统一朝鲜半岛的合适时机。然而,朝鲜方面似乎未能理解这一信息,或者故意选择忽视。结果,朝鲜军队迅速发动进攻,几乎攻至韩国首都。
1950年6月27日,面对李承晚政府的求援,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派兵参与朝鲜战争,同时联合多个国家组建了所谓的“联合国军”,共同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
局势大逆转,原本处于劣势的韩国军队,在联合国部队的支援下,迅速扭转战局,迫使朝鲜军队节节败退。
韩国遇事就找美国撑腰,朝鲜背后有苏联支持,但苏联很快就跟咱们中国搭上了线。
新中国成立之初,便以坚定的姿态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展现出不容侵犯的决心。就连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也投身朝鲜战场,直面战火。相比之下,与美国争锋相对的苏联却显得踌躇不前,迟迟未能做出明确抉择。
双方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做出的选择肯定有差异。
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再加上解放战争的巨大损耗,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内心渴望和平。然而,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继续战斗。
在插手朝鲜战争的同时,美国把第七舰队调到了台湾海峡附近,他们的战机不断闯入我国领空,导致一些边境城市接连遭受空袭。
一旦美军控制了朝鲜,我们边境城市的平静生活还能维持吗?苏联面临的局面和我们并不相同。
苏联的国土主要位于欧洲,与朝鲜相邻的边境线仅有图们江入海口附近短短几十公里。
就算朝鲜不再是苏联的战略缓冲,对苏联来说也不是无法承受的损失。但乌克兰如果加入北约,对俄罗斯来说就是巨大的战略威胁,这种局面是莫斯科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才会果断采取军事行动。
除了实际利益因素,中国对朝鲜伸出援手,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邻国民众遭受战乱之苦的深切同情。
1950年10月8日,中国志愿军的前锋部队即将跨过鸭绿江,投入朝鲜战场。虽然苏联在8月和9月间已调派了三个团的兵力和120架喷气战机驻守我国东北,保护当地百姓和重要工业设施,但之前承诺的空中援助却迟迟未见兑现。
斯大林刚表态不久,苏联的立场就发生动摇了吗?到底是派兵援助,还是选择按兵不动,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7万苏联空军的隐蔽战线
苏联的军事行动背后,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较量。
1950年10月8日,一切准备就绪,但苏联方面迟迟没有行动。为此,周总理和林彪迅速动身前往苏联,实地探查具体情况。
在苏共高层领导开会时,周总理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问题,但斯大林的态度却显得犹豫不决。他暗示苏联不愿意与美国正面冲突,言下之意就是之前承诺给中国的空中援助可能无法兑现了。
中苏关系里,苏联占据上风,我们不得不依赖他们的支持。即便苏联态度反复,周总理也只能不断权衡,耐心沟通。
经过几轮谈判,苏联的立场终于有所松动,他们同意给志愿军输送武器弹药,并且保证会在60到75天之内派出战机,协助志愿军部队进行战斗。
这一刻让国人倍感自豪,志愿军首战告捷,一举击溃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部队,消灭敌军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韩军在内。这场胜利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士气大振。
对手撤到了青川江对岸,我军抓住机会继续推进,接连在两场大战中占据上风。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斯大林的想法又有了新变化。当志愿军再次和联合国军碰面时,苏联最厉害的飞行员们开着战斗机出现在了鸭绿江上方,跟美国空军打得难解难分。
志愿军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才能深深感染了斯大林,促使他做出了重要决策。
1950年11月期间,苏联派出了13支航空兵部队来到中国,他们既帮助我们训练飞行员和空勤人员,又在暗中寻找时机准备参与朝鲜战争。
1951年初,随着战局南移,斯大林迅速调派两支空军部队前往朝鲜,负责保护志愿军在青川江以北100多公里区域的运输通道。
在朝鲜战场上参战的苏联飞行员,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王牌部队成员。他们作战英勇,敢于面对生死,展现出的无畏气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毫无二致。
空中激战的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地面战斗。当时,一名苏联飞行员被四架美国战机团团围住,面对巨大劣势,他成功击落两架敌机。最终,他驾驶着严重受损的战机,毅然冲向第三架美军战机,与对手同归于尽。
在1952年2月8日的一场激烈空战中,苏联飞行员伊戈尔英勇献身。他原本已与未婚妻约定好婚期,只待战事结束便步入婚姻殿堂,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让他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
从提交参战申请的那一瞬间起,这些战士就立下誓言,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也要阻止美军战机对地面部队的狂轰滥炸。
在朝鲜战场上,苏联空军表现亮眼,他们与美国空军交手超过1800次,成功打下来美方1000多架战机。同时,苏联的防空部队也没闲着,他们用高射炮打掉了200多架美国飞机。
苏联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代价同样沉重。为了这场胜利,他们失去了200名飞行员和179名防空部队官兵,还有335架战机在战斗中报废。
在叶利钦公开苏联派遣7万精锐部队进入朝鲜作战的机密之前,除了那些直接参与的国家领导人和士兵,外界对苏联参与这场战争的事情一无所知。
美国心里其实门儿清,那苏联为啥还要遮遮掩掩,不把实情抖出来呢?
美苏两大强国心照不宣地维持着一种平衡,尽管他们在经济、政治甚至太空探索方面明争暗斗,但都小心翼翼地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
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和杜鲁门都保持了极大的冷静和克制。
苏联空军参与朝鲜战争时,为了隐藏身份,飞行员都换上了中国志愿军的制服。他们的飞机也被重新喷漆,必须涂上中国军队的"八一"标志。在执行任务时,他们全程禁止使用俄语,包括无线电通话。此外,所有作战飞机都只能从中国东北的机场起飞,以确保行动保密。
然而,当苏联的飞行员首次与美国飞行员在空中相遇时,他们的战斗技巧过于出色,立刻引起了美军的注意。
美国不得不帮苏联打圆场,说到底还是为了不让战火蔓延,防止爆发全球性的大战。
几个大国联手掩盖了苏联参战的事实。那么,叶利钦为何要揭穿这个秘密呢?
1992年,随着苏联的瓦解,世界两大阵营的对立局面也随之结束。苏联过去的所有行动与后来的国家不再有任何关联,因此继续隐瞒这些历史事件已无意义。
公开表态可能会刺激俄白等国,增强他们的实力和对抗美国的决心。
从抗美援朝战场上阵亡的苏联军人,他们的遗骸都被安放在中国抚顺的苏军烈士公墓中。每到清明节,当地百姓都会自发前来悼念,向这些长眠于此的英雄表达敬意。
结语
苏联在朝鲜战争中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他们不仅派兵参战,还协助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空军力量。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态度转变,以及其从与中国友好到后来在边境部署军队的举动。只有中国变得强盛,才能保卫自己的国土,并将和平扩展到更广泛的地区。
苏联在朝鲜战争期间对中国的援助——党史研究
在抗美援朝期间,苏联空军的角色探析——基于中共党史的视角
#百家说史品书季#